当前位置:首页 > 核心研究领域 > 服务经济战略研究 > 服务领域-旅游休闲 > 文章详情

马聪玲:中国当代节事创新困境与出路

发表于 macongling
    2012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明确指出:“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准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和各类论坛”、2013年8月14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通知要求,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大腕”。 全国多个节日、庆典活动受到影响,纷纷缩减预算、取消晚会以及焰火表演等,中国的官办节庆面临创新,官办节庆应纳入百姓视角,实行多维评价,当代节事也应走上“群众路线”。
——————————————————————————————

以河南洛阳牡丹花会、潍坊风筝节、哈尔滨冰灯节、孔子文化节、吴桥杂技节等本土节事为发端,在国内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地方营销意识不断深化、会展业蓬勃兴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当代节事从主题到内容都呈现出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态势。特别是政府大力推动的国际性节事,如1999年的昆明园艺博览会、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2010年亚运会等,每一次都成为带动节事产业国际化的重要契机。时至今日,在这样的语境下探讨节事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其核心就是当代节事如何创新的问题。推陈出新是每一个节事组织者的愿望,但创新却需要制度、理念、技术、人才等多个层面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

   (一)中国当代节事面临创新“困境”

据保守估计我国目前旅游类节事活动近万个,具有影响力的各地旅游节、桃花节、啤酒节、音乐节更是不胜枚举。如何在众多的节事中吸引有限的市场注意力,并将这种关注同举办地结合起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流、客流和投资,客观上要求节事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从而形成鲜明的品牌识别和品牌认同。但综合目前国内节事发展现状来看,节事创新动力普遍不足,导致节事陷入想创新又怕创新的“困境”。

第一,节事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优先发展地方经济的思路,节事充当促进经济发展的“平台”而非作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更远未成为提升地区竞争力和凝聚地区共识的重要文化活动。因此,节事的内涵挖掘、节事品牌积累被忽视。这种对节事工具化的认识和相关政策的不可持续性使得无论主办者还是组织者都缺乏创新的原动力。第二,节事临时性组织架构不利于创新。节事组织结构的临时性特征使得节事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很难实现共享和传承,对节事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不利。第三,政府多目标要求导致节事倾向于保守。自上而下推动的新型节事更多反映政府目标而非市场需求,要在多项目标中求全,又要把组织实施的风险降到最低,还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增加了节事创新的难度,节事创新的可行性变小。第四,节事持续创新是世界性的难题。文化传统薄弱是当代节事的软肋,特别是年度性节事在经历了初期的轰动效应之后,需要同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并根据外部环境不断调整内容和形式,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这是相当大的挑战。突破困境的唯一办法是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廓清当代本土节事的“根系”和“枝叶”,巩固根本,变化形态,拓展理念,才能实现持续创新。

  (二)中国当代节事创新的出路

第一,文化创新:把握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和奥运会、世界杯等专业类节事不同,国内连续举办多年的地区性节事大多根植于当地深厚的文化传统,节事已经同地区形象紧密相连,成为地区依赖度很高的“标志性节事”。例如洛阳牡丹花会、潍坊风筝节、哈尔滨冰雪节、吴桥杂技节、自贡国际灯会、孔子文化节、青岛啤酒节等都是地方文化在一定时空内的集中展现,有的节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务院《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俗类绝大部分和各类节庆相关,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火把节、黎族的三月三属等都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节宣传和推广的潍坊风筝技艺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列。同时,现代科技、流行文化也为节事活动提供源源不断地创意。比如全球众多的音乐节、电影节、动漫节、服装节等就根植于现代工业文明和流行文化。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为这类节事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类节事一般地区依存度不高,但其强大的产业背景足以带动节事品牌的国际化。无论传统农耕文化、工业文明还是流行文化都构成了节事的根系,无论节事形态如何千变万化,文化才是节事的根基。但因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过程,节事也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如何找到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才是节事文化创新的关键。例如广泛植根于农耕文化的节日,如西瓜节、桃花节、采摘节等,在随着城市边界的不断拓展、所依托地区农业份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如何从乡村节日转型为城市节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二,形态创新:在参与和消费中传承和传播。人类文明滋养了形态万千的各类节事。时至今日,中国的世界级大型节事、传统节日、产品产业类节庆、时尚创意类庆典、运动健身类竞赛等等层出不穷。节事数量众多、地域广泛、时间密集,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繁荣景象。政府的地方营销需求和居民旅游休闲消费的持续增长是“节事热潮”的两大推动力。从初期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到现在更注重综合影响的地区营销活动,地方政府一直是节事最核心的推动力。从居民消费来看,近年来居民的文化消费让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如火如荼,但同时也正在逐渐失去其精神内涵,例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圣诞节等,而演变为全球消费主义的狂欢。节事中容易被市场化、商业化的部分率先得到继承和传播,不容易被市场化、商品化的部分面临萎缩。因此在商业社会,节事的形态创新一定不能忽视节事的消费特征。政府的强势推动可以造就短期的轰动效应和繁荣,但节事持续不断的发展一定和民间的大规模消费有关。这也是近年来美食节、啤酒节、龙虾节、音乐节等兴盛的重要原因,节事组织者只有把握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及时了解消费行为特征并满足消费需求,才能让政府推动的节事落地生根,也才有可能实现对传统文化传承,实现在新媒体时代的最广泛传播。

第三,理念创新:构建节事评价的多维视角。国内绝大多数的节事主办者都把丰富当地文化生活、带动当地人收益增加,提升当地知名度作为节事举办的重要目的和最高追求。对于举办节事活动的收益,举办地不会太在意节事投入-产出的小账,而更看重节事背后的那一本牵动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大帐”。 但可惜的是,政府作为推动者的这一现状导致了节事效果评价维度的单一性。缺乏从参与者体验角度来衡量节事组织和实施的效果,缺乏从节事相关产业的角度来评价节事对经济的实际带动程度,缺乏超越部门利益的角度,从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协调高度来考虑节事举办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节事的理念创新关键就在于明晰各个利益相关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这“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进行节事的创意、设计、立项、审批、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估。这也是推动本土节事进行国际化比较、推动节事国际化传播、并获得认同的前提。

综上,我认为须以文化为根、消费为形、民本为意,这才是中国本土节事不断创新并走向国际的出路所在。

作者:马聪玲,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副研究员

本文刊载于2013年6月《旅游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