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核心研究领域 > 服务经济战略研究 > 文章列表
服务经济
更多…
../../ry/yjry/ly/lyyjcg/202308/W020230915600082258359.jpg

刘奕、夏杰长: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服务业新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推动增长、吸纳就业、促进投资、激发消费、扩大开放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站在全党全国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必须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的要求,着力构建面向未来的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重要特征,指明了新时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明确了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基本着力点。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服务业发展必须广泛惠及民生。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国情,要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服务业发展必须首先着眼于解决巨量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着力实现总量增长和效率提升,努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新征程上,人口规模巨大既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约束,也是可利用的条件。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持续优化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实现服务业的包容性增长。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是新时代发展服务业的基本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决定了服务业发展必须将就业置于优先位置,以吸收大量人口就业、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前提,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新征程上,应重视服务业发展中效率与公平的协调统一,努力提升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包容性,着力发挥服务业作为劳动力蓄水池的重要作用。同时,发挥服务业在弥合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服务的可及性和普惠性,确保服务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丰富服务业发展的文化内涵。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决定了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服务业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掘优秀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原创能力建设、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重视服务业对区域文化的塑造能力,在服务业发展中更多注入精神文化元素,大力发展独具文化特色的生活服务业,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推动服务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清晰地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服务业发展中必须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基本原则。新征程上,应努力促进服务企业绿色升级,着力构建绿色供应链,有序发展共享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牢固的生态环境基础。同时,应以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抓手,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推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努力增加绿色发展的服务要素供给。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在兼顾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进服务业的制度性开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服务业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新时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遵循。新征程上,服务业发展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应持续扩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同时,从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着手,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的制度型开放,优化服务业开放发展的要素供给,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创新体系。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从全面、辩证、联系的视角出发,充分认识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系统观念,将树立全局观念同实现重点突破结合起来,将短期和长期目标统筹起来,着力构建供需适配、内外联通、智慧绿色、包容共享的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这个新体系主要应满足以下要求。
  数智化程度更高的服务业。当前,服务业数字化主要停留在经营环节降本增效层面,全链路数字化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应紧抓产业数字化转型机遇,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服务业同数字经济从松散联结到深度嵌入,促进数据技术在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努力挖掘数据要素在驱动服务业增长、优化价值链方面的能力,着力提升数智化精细服务水平,推动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以数智化转型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以科技创新驱动增长的服务业。当前,我国服务业仍然面临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新时代新征程,应着力推动服务业增长动力转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和引领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提升重点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切实提升科技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创新体系。
  同实体经济融合度更高的服务业。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尚难以适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新时代新征程,应强化服务业对农业、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创新,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着力形成相融相长、耦合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创新数字赋能型信息服务、发展智能驱动型专业服务、提升资源整合型集成服务,更大程度挖掘服务业在数字赋能、跨界融合方面的潜力。
  更强调普惠共享的服务业。当前,我国服务业在促进居民就业、保障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便利共享不够等问题。应充分发挥服务业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扩大普惠性生活服务供给,大力发展社区便民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可及性,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努力提升服务业的就业包容性,促进服务业的普惠式发展,消除服务业中存在的地域、性别、职业歧视,赋予更多普通人借由服务业获得工作和收入的机会。
  更具品牌和标准意识的服务业。当前,我国服务业的标准和品牌发展水平,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品质,着力提升标准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度。加强服务企业品牌意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品牌,做强做精生活性服务品牌,打造服务优质、应用面广的在线服务品牌,推动品牌在引领服务业发展方面创造更大价值。
  对外开放水平更高的服务业。应将服务业开放作为重塑实体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推动服务业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着力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服务经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服务贸易投资质量和水平,构建安全高效的服务业开放体系。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6日 11版)

城市经济
更多…
../../cg/lw/202209/W020230915602560627863.jpg

倪鹏飞 徐海东:面向 2035 年的中国城镇化


作者:倪鹏飞 徐海东
 
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出版物:《改革》
 
年卷期:2022 年8月
 
摘要:过去 40 多年,中国不仅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而且创造了由贫穷乡村中国向小康城市中国嬗变的人类奇迹,探索了既符合一般规律又具有个性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基于新的城镇化理论框架分析发现:到 2035 年,聪明的城镇化人口、数字的城镇化产业、智慧的城镇化更新和绵延的城镇化地区将绘就更加美好的现代化中国。 新人口力量、新交互力量、新空间力量和新产出力量正分别取代传统的相关动力并汇聚成更加强大的中国城镇化发展新动力。 分化加剧、错配加深、负担加重和风险加大,可能是 2022—2035 年中国城镇化所面临的新挑战。 围绕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中国,应在教育、就业、住房、土地、城市体系、社会治理等方面实施六项战略突破。
 
 
 
全文阅读:
面向 2035 年的中国城镇化
 
 
 
转载知网,仅供财经院学术交流使用,如有版权问题,取消链接

互联网经济
更多…
../../cg/lw/202209/W020230915595639894873.jpg

谭洪波 夏杰长:数字贸易重塑产业集聚理论与模式———从地理集聚到线上集聚


作者:谭洪波 夏杰长
 
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出版物:《财经问题研究》
 
年卷期:2022 年6月
 
摘要: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使数字贸易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这极大地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使协同制造和智能制造成为现实,并促使产业线上集聚不断涌现与发展。本文分析了产业线上集聚的集聚机制、集聚效应和集聚模式,研究发现,线上集聚在集聚效应、集聚机制方面与传统地理集聚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并在集聚模式上重塑传统地理集聚。线上集聚在产业融合发展、灵活就业、数据生产和提高集聚行业的竞争性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在数据确权与定价、平台垄断、税收征管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产生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为克服这些问题并迎接挑战,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线上集聚的国际竞争力,笔者提出了积极参与和倡导新一轮国际数字经贸规则的制定、加快研究和推进数据要素的确权工作为数据要素的定价和市场化交易奠定基础、针对数字贸易的特点改革与线上集聚相适应的税收征管体系、对线上平台的垄断势力和垄断行为进行合理规制等政策建议。
 
 
 
全文阅读:
数字贸易重塑产业集聚理论与模式———从地理集聚到线上集聚
 
 
 
转载知网,仅供财经院学术交流使用,如有版权问题,取消链接

旅游休闲
更多…
../../ry/yjry/sr/sryjcg/202306/W020230626744590943987.jpg

宋瑞:发挥旅游独特作用 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旅游作为一种民间的文化交流方式,既是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方式,也是增进各国民众之间文化交流、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还是中国参与全球发展与治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重要要求。这不仅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总体方向,也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人的异地体验活动,旅游既是文化习得方式,也是文化生产方式,还是文化传播交流方式。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旅游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首先,旅游是一种文化习得方式,是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古人将“行万里路”置于和“读万卷书”同等重要的地位。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习得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更加深切地感受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亲眼看见气势恢宏、形态各异的秦始皇兵马俑,更能感受到秦统一六国的龙威虎势;亲耳聆听声调柔和、意境古雅的纳西古乐,更能感受到“中华古乐之活化石”的神奇。曲径通幽的苏州园林和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可以让人领略到江南风情和吴侬软语;巍峨高耸的布达拉宫和庄严肃穆的大昭寺,能够令人体会到藏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打卡博物馆,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游历古村镇,可以让人体验到当地的人文风情;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和精彩动人的旅游演艺,可以让人领略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通过游览丰富多样的传统文物古迹和新兴文化遗产,体验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得以更直接、更生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华文明。
  通过旅游,可以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其次,旅游是一种文化生产方式,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时至今日,旅游凭借坚实的市场基础、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精神体验,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文化要素等不断转化为深受旅游者喜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新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空间不断产生,使得旅游活动具有了文化生产功能。
  博物馆和旅游的融合,不只局限于院墙之内,更可拓展至社区、景点、酒店、地铁、车站,乃至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伸,也是价值辐射的扩大。
  传统乡土所留下的建筑形态、形成的社会风尚、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乡村旅游中得以延续,借助现代表达形式,激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创作者们从中华民族浩瀚宏大的文化宝库中挑选最具本地特色的部分,以现代审美方式加以诠释,在高度还原旅游地文化符号和事象基础上,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旅游演艺作品。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生产方式,其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游客的审美标准和出游选择可以影响一种传统文化的去留,也有可能决定一种新文化的形成。旅游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最后,旅游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国际旅游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的人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交流,外来游客通过身临其境走访和体验对旅游地产生真实感知,当地居民通过与游客的接触互动而对客源国形成初步印象。主客双方可以通过真实的旅游接触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联系,形成或者改变对他国文化和民众的认知。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旅游作为一种民间的文化交流方式,既是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方式,也是增进各国民众之间文化交流、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还是中国参与全球发展与治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通过旅游,一方面能够为外国游客提供近距离、深体验、真感受的机会,向世界立体式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消弭偏见、形成共识、消除贫困、促进和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宋瑞,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来源:中国旅游报